|
|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市委市政府今年初决定实施2025年20项民心工程,大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各项民心工程进展如何?后续将如何推进?本期《百姓问政》关注市城管委承担的民心工程项目。
新建口袋公园64个
按照今年市民心工程计划,要建设柳林公园(三期)和设计公园(一期),新建口袋公园64个,提升口袋公园16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市城管委园林绿化建设处介绍,目前,柳林公园(三期)和设计公园(一期)正在进行管线配套建设,整体进度已经完成80%,预计年内建成开放;提升改造80个口袋公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70个,剩余的10个,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后续将加紧推进。口袋公园具有小巧灵活、贴近居民的特点,自2021年开始,本市持续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如今,已经建成260个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
记者:口袋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市城管委园林绿化建设处处长 曹勇:口袋公园面积一般是从400平方米到1万平方米不等,其中,从面积上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小的体量是在4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中型口袋公园是20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到1万平方米以下是大型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主要布局在社区群众身边,对于解决群众身边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有独特的优势。从2021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建成260个口袋公园。下一步也将持续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记者:根据什么情况或者什么内容,去确定是该建立小、中、大这样不同的口袋公园?
曹勇:口袋公园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群众身边绿化活动场地不足,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公园选址上,一定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论证,把公园建在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市民群众日常出行游园的需求。特别在近几年的选址上,更加注重在学校周边、社区周边和重要的交通节点周边来建设口袋公园,使公园能够服务更多的市民群众。比如今年在滨海新区建设的奇趣街角口袋公园,虽然占地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但是从公园的设计上,安排了休闲娱乐区和儿童活动区,能直接服务周边的一所学校和四个社区,直接服务人群达到2万余人。同时,这个公园还是一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通过公园内文化宣传墙以及雕塑等形式,对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进行科普和宣传,让市民特别是儿童在游玩过程中能对垃圾分类知识有所了解。
记者:有没有遇到一些居民们普遍反映强烈的诉求?如何解决?
曹勇:在功能设计上要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通过前期的大量走访、调研,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把所需设施、新增设施等作为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去抓好、去做好。比如在锻炼人群多的地方,公园里就要多安排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对于儿童多的地方,安排一些儿童活动场地;对于老年人多的地方,考虑多安排一些坐凳、一些适老化以及无障碍设施等,这样能够更好、更精准地服务群体。
记者:园林绿化建设处怎么去推动剩余的民心工程更好地落地实施?
曹勇:关于城市公园建设所涉及的几项民心工程基本上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近期,第一组织各个区城市管理委,各个建设单位抓紧把剩余的工作再梳理一下,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抓紧推进工程建设,抓紧收尾。第二在现场实地服务中,为建设单位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为公园建设做好保驾护航。第三指导建设单位工作,比如在苗木的规格质量上,要进一步把控好。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完美,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
提升改造路灯设施
提升改造路灯设施,今年首次被纳入民心工程,在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的道路、桥梁和小区等处,对路灯缺失或建设不完善的43个点位,进行提升改造,减少城市照明“暗点”“盲区”。目前,这43处路灯设施已经全部完成提升改造,涉及33条道路、9座桥梁和1个小区,加装了264根灯杆和527套照明灯具。建好更要管好,市城管委建立了巡查、反馈、整改、复验的闭环管理新模式,将路灯分区划片,明确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施完好率达到96%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
记者:为什么要把提升路灯改造纳入到今年的民心工程当中?
市城管委市容景观管理处副处长 李文卓:路灯亮不亮涉及广大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道路上点位缺失路灯或者是照度不足的地方,经过梳理,涉及点位共43个,包括33条道路、1个小区、9座桥梁。从面积上看,涉及和平、河北、河东、河西、红桥、北辰和东丽7个区的改造。
记者:路灯设施,如何提升改造?
李文卓:原来的路灯,可能涉及照度不足或者设施比较老化。像辰泰桥点位,原来中间绿化带没有路灯,不具备建设路灯的条件,为了满足机动车道路上的照度,把两侧原来的路灯杆拆掉,重新布置灯杆,加高五六米,并加装灯具。既满足道路上的需求,又满足节能低碳的标准。
记者:今年民心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李文卓:点位比较多,难度比较大,虽然一共有43个点位,但是每一个点位有不同的位置。比如北营门桥算一个点位,但是下边有3个具体的部位,这3个部位需要从不同的电源接电。既要保障不扰民,还要保障地下设施的安全,同时需要协调相关单位,比如交管部门还有沿途各个商铺,都要挨家挨户进行协调。
记者:路灯建好更要用好,后续还会做哪些工作来维护好现有的路灯?
李文卓:在建设过程当中追求精致化,建完之后就进入管理环节,管理环节要追求精细化,目标是要达到并超过《天津市城市照明管理规定》中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设施完好率达到96%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
建成5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从2020年开始,本市持续将停车设施建设纳入民心工程,今年要建成5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来缓解群众“停车难”的问题。市城管委道路巡查处介绍,已经推动12个区,完成了22处停车场的建设,新增5120个公共停车泊位,着重解决群众在就医、接送孩子上下学、地铁换乘和娱乐商贸区的“停车难”问题。
记者:为什么要把新建停车泊位纳入到今年的民心工程当中?
市城管委道路巡查处一级调研员 樊轩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之城市资源有限。尤其是老城区、老旧小区,增建停车设施的速度和汽车保有速度不成正比。这样也就造成了停车资源的紧张。为了解决停车的问题,本市统筹考虑。将今年停车设施建设纳入民心工程。2024年年底,就组织各区梳理停车设施建设内容,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今年年初,民心工程确定以后,积极推动各区,梳理停车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
记者:今年增建的停车泊位和往年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樊轩慧:自2020年起已连续多年将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到民心工程。主要聚焦在群众就医、接送孩子上下学、地铁换乘和娱乐商贸区的停车难问题。在有效利用停车资源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挖掘,来有效保证停车资源的供给。
记者:乐园道地铁站停车场已经建成,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新建一处停车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樊轩慧:针对乐园道停车场,提前和属地进行了沟通,并进行实地探访,周边的居民对增建停车场需求特别强烈。了解到周边群众的需求,协同属地轨道交通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建设起这处停车场。
记者:今年新增的5000个停车泊位已经完成,后续怎么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接下来还有哪些规划?
樊轩慧:将继续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进行监督指导,在现有的停车场设施上进行升级改造,让它更好地方便群众的出行。今年的民心工程已经完成,已经在谋划下一年的工作。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