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星期三农历十月初七
简体| 繁體| 无障碍服务|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61号建议的答复
2018-05-12 17:40 来源: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61号建议的答复
2018-05-12 17:40
来源: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类别:A

  

  公开属性:是

殷小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多管齐下、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多年来对市容和园林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政府层面广泛开展媒体宣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和完善法规政策等九条实质性建议,既具有高度前瞻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有效改善城乡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美丽天津建设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一、在开展媒体宣传方面

  一是明确宣传工作的主体责任。《关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函〔2017〕157号)明确,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物等宣传媒介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助力作用,营造有利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舆论氛围,齐心协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二是着力推进科普宣传教育。我们将双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我市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以“我家的垃圾去哪了”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2017-2018年青光焚烧厂将面向公众开放,通过组织民众观摩垃圾处理过程、观看幻灯片、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普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境保护知识,着力提高公众对垃圾处理的参与和认知程度,推进全民环境保护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理念。三是加强垃圾分类收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和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引导公众提升分类投放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各区积极发挥学校、工会、团委、妇联、文明办等单位作用,合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二、在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方面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市容园林委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制定了《天津市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方案》(报审稿)。《方案》明确,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三步走”策略:2018年,各区制定出台本区具体实施方案。在各区城区范围内的部分公共机构和部分企业开展强制分类试点,开展比例达到各区需要实现强制分类目标的20%以上。同时,建设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2019年,在认真总结分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分类模式进行修正完善,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开展比例达到各区需要实现强制分类目标的70%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城区范围的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建成一批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方案》要求,要加快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站点布局,探索通过对现有收集站点的改造升级,实现各类垃圾的收集、中转等功能。加强运输管理,严格规范使用专用车辆分类运输,明确车辆外观涂装,统一车辆标识,便于社会监督。加快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鼓励垃圾处理产业聚集化、园区式建设,统筹各类垃圾处理。《方案》还对在党政机关、军队单位、医疗机构、校园、小区等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创建专项行动,以及开展“物质回收日”试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在垃圾分类进校园方面

  树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养成孩子们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课堂,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常抓不懈。市教委注重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科学》课中均有垃圾分类的内容的体现,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环保征文和争做节约资源小标兵等教育活动,寓环境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还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作为中小学生操行考核的内容之一,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考核一次。

  四、在创新和改进传统处理模式方面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拟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市容园林、规划、国土房管、建设、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参加,形成部门联动合力,建立规范高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垃圾处理设施规划选址落地、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应急保障等重大问题。建立市级统筹、上下联动、设施共享的应急保障体系,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应急保障能力。二是加快设施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环城四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市政府已经同意在东丽、西青、北辰建设三个综合处理厂,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分类处理餐厨垃圾、粪便垃圾等。目前,该三个综合处理厂已列为市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预计2019年可开工建设。三是搞好顶层谋划设计。加强政策引导,让惠于垃圾输入区,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调动各区源头减量、实施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周边环境,降低群众抵触情绪,逐步改变“邻避效应”,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划拨等方式综合施策,统筹处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建筑垃圾等,支持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加强法制宣传作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计划工作安排,《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列为预备审议项目。目前,条例草案已基本形成,内部已征求了两轮意见,现在正在全市范围征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专家学者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五是严格考核监督制度。建立考核评价和失信惩戒制度,依据目标管理责任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处理设施运行及处理效果实行年度考核评价,定期公开评价结果。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黑名单制度,对违反生活垃圾处理各环节相关规定的,视情节严重程度,记入信用体系及黑名单,由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形成行业震慑和全民环保氛围。

  五、在促进源头减量方面

  《关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强调要从源头控制。一是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的垃圾产生量。二是推行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有效减少家庭厨余垃圾产生量。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三是加快装配式建筑推广和中心城区全装修成品住宅建设,切实减少建筑垃圾。四是倡导节约文明用餐,有效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目前,我们也正在推加快推进津南区、和平区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工作,尽快总结经验,适时推广。关于实现源头减量,制定快递行业包装材料使用标准,促进快递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新颁布的《快递暂行条例》(国务院第697号令,即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第九条已经作出明确: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六、在确定分类方式方面

  《关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7年在和平区、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按照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居民社区、部队营区等分类主体,明确了“干湿分类”,必须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的原则,要求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对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原则上不分类不收运,禁止混装混运。鼓励各区自行开展“就近就地”源头减量处理试点,尽量做到“干化”或“少水”运输,减轻运输环节压力,杜绝沿途撒漏等二次污染问题。力争到2018年底,探索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成功经验,为在全市进行推广夯实基础。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去年底组织全市市直机关及各区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召开了“天津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培训会暨启动会”, 99家市直机关单位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印发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设置了专门的有害垃圾投放场所和容器,设置了专门的密闭容器单独存放餐厨垃圾;99家市直机关单位全部在楼道和办公室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分类设施;51家单位建立了台账制度;33家与资质单位签订了收运处置合同。

  市商务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餐饮行业深入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商服贸函〔2017〕385号)要求,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发倡议书和营造舆论氛围等多种形式号召行业企业倡导勤俭科学消费、引导文明理性消费、倡导文明餐桌行为、加快转变经营方式、坚持诚信守法经营;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使之常态化。一是做好针对性工作。针对暴露出的团购套餐浪费等现象,推动行业协会制定相关细分标准和服务规范,明确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确保有序推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支持行业协会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厉行节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营造氛围,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持续营造“珍惜食品、适量点餐,剩余打包、杜绝浪费”的文明用餐氛围。

  市环保局将继续全力支持厨余垃圾回收处理项目,在环评审批等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常环境监管和监测,发现违法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市教委注重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科学》课中均有垃圾分类的内容的体现,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环保征文和争做节约资源小标兵等教育活动,寓环境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还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作为中小学生操行考核的内容之一,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考核一次。

  七、在加快配套建设方面

  按照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实行全市统筹、滨海新区和其他五区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我们将采用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模式,构建集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粪便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一是“巩固完善一批”,对双口、大韩庄2个垃圾卫生填埋场采取建设围埝等技术措施,实现设计处理能力。二是“推进建设一批”,强力推进宁河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2018年6月投入运营;抓好静海区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6月投入运营;下大力解决贯庄焚烧发电厂电网路由问题,2018年底投入运营。三是“规划新建一批”,2020年底建成西青区综合处理厂一期(处理能力2250吨/日)、东丽区综合处理厂(处理能力2000吨/日)和北辰区综合处理厂一期(处理能力2250吨/日)。同步加快滨海新区和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蓟州区、宁河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此外,我们组织推动做好选配分类投放容器,便于群众精准投放,做好对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中转站进行改造提升,清理取缔违规站点,合理布局,适应和满足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八、在完善法规政策方面

  今年以来,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计划工作安排,《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列为预备审议项目。目前,条例草案已基本形成,内部已征求了两轮意见,现在正在全市范围征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专家学者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再次衷心感谢您给我们的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市容和园林事业的发展。

附件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徽标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天津政务网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徽标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党政机关 天津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