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B
公开属性:是
王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候台风景区建设中赋予津沽文化内涵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水西公园设计建设指导思想
以“美丽天津”建设为依托,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生态、大绿、自然、低碳、精致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集“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浏览休憩、科普宣传、应急避险”为一体的功能效应。同时,在公园设计和建设中做到既“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又结合了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质,凝聚天津文化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新津派园林文化。使之成为与雍容华贵的“京派园林”和柔媚纤细的“海派园林”三足鼎立的传世之作。
二、水西公园设计建设景观效果
(一)以水为“魂”。天津早期的名称是直沽寨、海津镇和天津卫。不管地名怎样演变,“沽”、“海”、“津”都体现了天津因水而生的特质,水具有重要的天津意涵,水西公园以水为“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正是体现了天津水文化浓厚气息的重要表征。同时,水西公园也有取“水西庄”旧址文化之要义。水西庄是天津重要的历史文化语码。水西公园与水西庄在时空上的变迁成为勾连天津文化底色的媒材,公园设计则使这种同构意向重叠起来,虚化了二者现实意义上的边界,打造了现代版的“水西庄”----水西公园。水西庄原为天津芦盐巨商查日乾与其子营建的园林别墅,是北方著名私家园林。由于园主人交结名士,水西庄遂成为文人雅集,盛极一时的名园,引领了天津独特的文化品位。水西公园充分彰显了这种天津气质。水西公园位于西青区,四至范围为东至春明路;南至保泽西道、香怡道;西至中达路;北至香雅道、香泽道,规划可用地面积140.57万㎡,其中水体面积42.7万㎡。“水西公园”与水上公园遥相呼应,使“水上”和“水西”成为姐妹公园,形成天津“南有水上、西有水西”的城市园林格局,反映了广大市民对水上公园的深厚感情,而且还可把这种感情延伸到水西公园中。
(二)以绿为“根”。水西公园的设计建设以生态大绿为根本,以选用我市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公园一期栽植植物品种368种,共计3.8万株,其中乔木1.5万株、花灌木2.3万株,种植地被植物13万平方米,以复层异龄混交林的形式,形成公园林木大覆盖。同时,根据公园内的地形变化,进一步丰富了景观层次,为植物提供了多元化的生长空间,乔灌草配置与地形变化相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变化,漫步园中,随处可体验“城市山林”的自然环境。
在公园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实现了低碳、节能、绿色的环保理念。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在公园内建设了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实现了雨水的蓄存和再利用,较好地缓解了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用水难的问题,使其成为“每一寸土地都能呼吸”的城市公园。
(三)以地为“韵”。公园设计和建设尊重场地原有肌理与地形地貌的原态,以对自然风貌最小扰动为原则,诠释了独特的天津文化,围绕水体形成三区。公园建设汲取天津园林文化中的精粹和重要典籍记载,在总体空间结构特征下,在关键点位布局建设藕香榭、屋南小筑、侯月舫、数帆台等21个园中园,景点以新中式风格为基调,突出了“黑、白、灰”的优雅色调,“轻、雅、秀”的建筑体量和“情、神、趣”的园林意境。这些建筑和小品再现了“泽国水乡”及“北方江南”的天津意向,引发人们对天津悠长文化的联想及回忆,讲述了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有诗情画意之韵味的“天津故事”。
三、改进措施
因陈台子河河道调线及管道切改、220kv高压线切改以及中糖物流拆迁影响,占压施工作业面,公园二期配套工程尚未建成。为此,在下一步的二期建设中,我们将认真借鉴您的《建议》中提到的“因地制宜建设津沽文化城,深入挖掘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天津旅游观光吸引力”的建议,进一步增加文化元素,深化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水西公园这一城市公园的文化口味,打造成我市城市公园耀眼的绿色“名片”。
衷心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也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市容和园林事业的发展。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