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星期三农历十月初七
简体| 繁體| 无障碍服务|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76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2019-10-11 10:36 来源: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76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2019-10-11 10:36
来源: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类别:A

  

  公开属性:是

杨宝琴代表: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齐发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2019年第二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评比中我市排第15名,比第一季度上升4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扎实推进,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西青区、北辰区等率先行动,建成了一批精品示范社区,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公共机构和相关单位覆盖率达65%以上;全市垃圾分类覆盖居民户数达到覆盖率为50%以上。和平区新世界花园社区、大都会天汇雅苑小区、南开碧华里小区、河西区谊景村社区、西青佳和雅庭社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了垃圾分类箱房,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精准率。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人数累计已超百万人,志愿者人数累计达到将近30万人。推动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发挥“小手拉大手”效应,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效果。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市教委编制完成中小幼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印制15万余册下发3900余所学校,建成了天津职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中学、和平区昆明路小学等分类示范学校。以“两报两台”主流媒体为基础,以移动端新媒体为抓手,充分利用地铁显示屏、户外大型显示屏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2019年5月以来,《天津日报》等纸媒刊发垃圾分类新闻、图片等69条。电视新闻相继报道了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出席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电视电话推动会;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张国清分别调研崇仁里社区垃圾分类以及红桥区、北辰区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各级媒体均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市城市管理委负责同志连续两天做客天津广播《公仆走进直播间》栏目,与主持人畅谈全市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为民解惑,回复来电群众的相关问题。同时,各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社区开展入户宣传,通过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宣传册等方式,使全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显著提高。

  三是分类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委组织各区更新购置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收运车,专用车辆达到486辆,分类收运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根据我市“四分法”的分类标准,建立了相应的分类收运处理链条。针对有害垃圾,我们与市生态环境局协商沟通,就生活垃圾分类有害垃圾收运、处置达成一致意见,联合拟制《关于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有害垃圾管理工作的通知》,由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将有害垃圾运送至暂存点,再由有害垃圾处理企业定期或预约收运处理。针对厨余垃圾,我们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单位加强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逐步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体系,稳步提升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鉴于我市目前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倡导各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在夜市经济区域、餐饮集中区域,机关、医院和大学食堂以及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推行工艺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安全卫生、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就近就地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针对可回收垃圾,我们将继续联合市商务局,加快建设可回物网点和手机APP两网融合。按照“以区为主,市场化运作,回收网点全覆盖”的原则,各区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可回收物固定站点,引入企业进行运输和资源化利用,截止到今年年底,每个街镇要至少建成1个可回收物的固定网点,实现分类居民区内均有回收服务网点、街镇均有可回收物中转、分拣、集散站点;规范传统物回动作模式,依托城市供销系统平台,将现有收废品的从业人员纳入统一管理,使无序变有序,规范作业模式,方便市民投放的可回收物进入物回流通领域,方便市民和单位交投出售。推进可回收智能化建设,提升手机APP等新兴服务的覆盖范围,做到“网上预约、线下交付”,提高可回收体系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更加便民利民。

  四是加强规划新建项目落地。西青区垃圾处理厂、北辰区垃圾处理厂、东丽区生活垃圾处理厂、武清区垃圾处理厂、宝坻区垃圾处理厂、静海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均已正式开工建设。蓟州区生活垃圾处理厂、汉沽生活垃圾焚烧厂,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按预计到2020年底,以上垃圾综合处理厂将全部建成。照 “原生垃圾零填埋”的工作目标,2020年以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全部作为战略储备和应急设施使用。届时,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基本形成,即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双三角”布局,其他区拥有一座以上综合处理设施,我市生活垃圾(其他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得以解决。

  我委将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发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精神,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确保到2019年底,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0%,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达100%,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以上的具体目标。

附件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徽标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天津政务网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徽标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党政机关 天津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