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B | ||
签发领导:刘祺 | ||
公开属性:是 | ||
龚威代表: | ||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节假日交通枢纽停车场收费人性化智能化服务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 ||
当前本市各停车场多数依靠人工管理,不管是日常管理还是收费管理都有赖于人工完成,对于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度较低,由此造成停车场车位难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停车信息化建设滞后,造成大部分停车场设有动态发布停车信息的能力,停车APP、停车场诱导技术没有充分利用,停车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使得停车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和发挥。为打造良好的交通秩序,规范城市管理的科技手段,提升高效便捷的城市功能,树立文明的大都市形象,就需要我们管理部门科学系统的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对此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强化对系统平台的监督,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定车位,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完善相应体制机制,确保路内等政府停车资源委托经营的合法合规,并将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停车场建设及管理,实现公共资源收益反馈公共管理工作。 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进行试点工作,共享一批现有停车泊位,取得一定的成果后,鼓励和支持错时停车与单位和居民小区停车泊位对社会开放,缓解交通吸引源周边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政策指导,规范运营服务,适时出台我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指导意见,规范停车共享操作流程,以签署停车共享协议的形式,明确泊位供需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强化共享关系,促进停车错时共享,同时加强对共享停车场运营企业服务行为的规范指导。 三、进一步梳理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形成职责分明、权利和义务相配套的格局。建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信息联系、工作例会等制度,增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解决各部门之间工作情况不了解,联系不紧密,信息掌握不及时的问题,加强对停车设施的建设、竣工验收等工作,严格落实停车设施配建机制,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相关建设手续办理工作,努力实现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充分整合停车资源网络信息系统,将公交、交管、数字城管等各系统资源有机整合,构建完善的停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借助互联网实时发布停车资源动态,利用手机APP、停车场指示牌、交通广播等媒体传播停车信息,同时还需完善停车收费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收费水平。采取ETC收费、支付宝收费、微信收费等方式,为停车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此外还可开通电话付费、手机APP缴费等付款方式,力求收费管理的智能化、便利化。 五、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通过挖潜、改造、激活等手段在内部建设停车场,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新建停车场,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充分体现差别化停车供给策略,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为原则,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标准。根据国家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尽快落实相应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结合停车场项目特点,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 | ||
2020年10月13日 | ||
并复附议人:崔俊波,李学峰 | ||
工作人员:毕冬冬 | 联系电话:28455006 |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