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祁素萍代表:
今年初,我们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天津“一环十一园”植物园链建设的建议”进行了答复,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们对该提案进行了跟踪,现将进展情况答复如下:
天津市“植物园链”是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工作部署,推动我市园林绿化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进一步整合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战略。我们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托《天津市“植物园链”专项规划》整体定位,结合《一环十一园生态公园带规划提升》策划导向,正积极推动谋划建设各项工作。
一、进展情况
(一)新梅江公园
公园南段于2023年建成开放,公园北段已于今年8月基本完工,现正按照现场检查情况准备问题整改及试运营前压力测试。公园按照《解放南路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植物园链”专项规划,绿化种植体现海棠特色,整体设计体现生态海绵主题。
作为解放南路片区又一座高品质的城市公园,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同时,也与太湖路公园形成功能互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周边区域土地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另外,公园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洞庭路片区初期雨水收集、存储、净化、回用提供助力,降低片区初期雨水污染影响,一定程度缓解区域内涝,为支撑解放南路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指标发挥作用。
(二)柳林公园
公园一期于2023年建成开放,公园二期(运动舞台区和滨河生态区)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7%,包括:一、二级驿站主体施工、码头游客服务中心、雅舍厅完成内部装饰装修等,栽植乔灌木5000余株,铺设草坪12.8万平方米,计划9月底建成开放。
柳林公园构筑“数字智都·碳绘海柳”设计理念,实现“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项目愿景,通过生态氧吧、沉浸式月季观赏、多类型市民户外交流空间、康体运动空间等,充分体现生态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市民提供全年龄段、全时段可参与的景观空间,体验自然之趣。形成90万㎡生态氧吧、2.5万株乔木生态之心、1万㎡沉浸式月季观赏区、4区全龄全时开放空间以及多处户外交流节点。景观方面重点突出都市滨河森林景观特色,沿线堤岸以草坪缓坡为主,在人流密集的地段采用硬质为主,软质为辅的手法,打造的“天然氧吧”。海河南岸用地功能以休闲、游乐功能为主,堤岸设计采用统一的元素、符号和构件,通过统一布置一定量的亲水平台、木栈道等,给居民和游人提供人性化的步行、休憩、亲水空间。
柳林公园整体建成后将使区域绿化面积增加,绿化率提升,有效降低区域噪音和热辐射,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大气污染,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局部小气候,有效应对沙尘和雾霾天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二、谋划策略
未来,我们将按照“总体谋划、分类推动、运营前置、滚动建设”的建设原则,结合功能提升、资源利用、城市更新、片区开发、全域整治等不同类型,谋划项目启动实施。
在功能提升方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专项方案,适时适度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在资源利用方面,结合资源资产盘活契机,以产业运营、场景活化为导向,补充完善必要基础配套设施和经营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在城市更新方面,研究尝试公园捆绑城市区域更新,利用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场景经济活化等带动土地价值升值;在片区开发方面,采取土地平衡模式,通过林下经济和农业经济转化,逐步打造成生长型原生态公园;在全域整治方面,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通过指标交易、农业增产、旅游提质收益平衡项目投资,在一定区域土地内划分试点单元,实施综合整治。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