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润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提案”,经会同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研究答复如下:
看到您对我市垃圾分类相关工作高度关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为此我们深表敬意。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居民知晓率不断提高,全链条分类能力不断提升。我市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的“垃圾分类新时尚·全民参与齐点亮”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持续开展“津彩分呈”网络直播和系列宣传活动,并荣获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首届宣传周“垃圾分类新时尚·全民参与齐点亮”活动省级一等奖。当前,我市规范设置分类桶箱73万余个,改造提升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位1.6万余处。全市共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辆4047辆,通过“车桶对接”规范收运作业,实现投放收集与运输环节有效衔接,全市20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稳定运行。全市建成投运13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关停,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100%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还存在需要提高完善的地方。我市主动对标先进城市,结合您所提的建议,认真梳理总结了相关工作情况和下一步举措。为强化我市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管控,不断提升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我们将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各区、各街镇等落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督促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按照规定设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位,配备收集容器并保持正常使用,如收集容器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配备。
二是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加强我市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中,将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照要求落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行为纳入了《天津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评价细则》,评价主体分别为业主委员会和属地街道办事处。
三是持续深化“津彩分呈”垃圾分类宣传品牌,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和讲师团作用,组织各区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津彩分呈”志愿服务活动和网络直播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分类意识与参与度。
四是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场站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监督相关单位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转运作业,做好消杀除臭,杜绝车体不洁、垃圾撒漏等情况。
五是指导各单位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转运作业时间,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于一些离居民区较近的转运站,在确保群众身边垃圾及时清运、及时处置、日产日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3
津ICP备1020089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59号
联系方式:022-63081798(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