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容办〔2015〕1号
市市容园林委关于印发2014年度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市容园林委、环卫局、综合执法局,滨海新区环保市容局,市综合执法局,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们认真总结了2014年度工作,形成了《市市容园林委2014年工作总结》;全面分析2015年形势任务,研究确定了《市市容园林委2015年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1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市市容园林委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委上下携手同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天津,精心组织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细化”五大工程,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机关基层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在中央领导视察天津的国考、全市互比互看的联考、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大考中,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一、绿化建设实现突破,生态大绿扮美津城
坚持“生态、大绿、低碳”,全面实施了外环绿带、道路绿廊、公园绿化、垂直绿化、绿荫泊车、城市绿道、“六绿工程”,新建提升各类绿地2784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为2013年的4.4倍,栽植树木590.8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31.5%、11.5平方米,充分发挥了城市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温、滞尘防污的生态作用,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做出了贡献。
一是外环绿带构建大绿屏障,新建提升71.4公里外环线内侧绿化420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8万株,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二是道路绿廊勾勒大绿框架,全面提升友谊路、津滨大道等51条道路沿线绿化,提升绿化573万平方米,双排双向品字栽植行道树1.7万株,内外贯通、交织成网的林荫绿廊基本成型。
三是公园绿地装饰大绿画卷,坚持大绿建园、低碳建园、文化建园,新建提升郁江园、昔阳公园等公园31个,并向市民群众开放,城市“绿肺”功能显著增强。
四是垂直绿化延展大绿空间,实施大理道、承德道等145条道路和20座立交桥15万延米垂直绿化,城市绿化实现由平面向立体拓展。
五是绿荫泊车改善大绿布局,提升134个旧楼区绿化水平,建设林荫停车泊位11357个,有效破解居民群众停车难的问题。
六是城市绿道绘就大绿亮点,生态、大绿、自然、低碳、休憩“五位一体”的绿色慢行系统示范段工程已优质足量如期完成。
二、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市容市貌更加靓丽
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实施“城市美化”工程,围绕“路、桥、河、房;灯、俱、站、区;线、栏、园、厕”等12个要素实施全面提升,市容市貌更加清新靓丽。
一是高标准完成天石舫至大光明桥13.7公里海河沿线堤岸、桥梁、护栏、绿地、家具等设施综合提升,并落实长效管理。
二是整饰建筑860栋158万平方米,规范牌匾1.06万平方米,治理非法户外广告1361处、小广告12.9万处,街容街貌焕然一新。
三是实施五大道、民园、古文化街、大学城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打造了一批城市靓丽节点和窗口。
四是清整立交桥、人行天桥91座,清洗桥梁护栏121.5万平方米、地袱115万平方米、隔音板30万平方米,道桥设施更加整洁。
五是整修道路151条22.5万平方米,整饰道路护栏40万片,施划标线183万延米,提升座椅、果皮箱等城市家具9315个,道路环境更加整洁。
六是按照“节俭、大气、喜庆、祥和”的原则,高标准完成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的环境气氛布置。
三、城市照明全面提升,夜景灯光更具品位
精心实施城市夜景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照明管理,津城夜环境更具品质特色。
一是实施友谊路等19条主干道路照明设施改造,对津河、卫津河沿线光源进行更换,照明亮度提升30%。
二是健全路灯设施维修维护机制,更新灯具光源37942盏,城市道路路灯开启率达到100%,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98%。
三是高水平完成海河沿线夜景灯光新建修复,更换破损及光衰老化严重的灯具5.38万盏,修复269栋建筑、12座桥梁夜景灯光设施,同步完成23栋建筑夜景灯光建设,恢复海河夜景灯光的整体效果,城市照明荣获全国“城市照明建设奖”一等奖。
四是精心打造五大道地区夜景灯光系统,重点实施18条道路夜景灯光建设,全面提升了五大道地区的品质、品位。
五是精心规划设计以友谊路为核心,连接车站、重点地区25公里城市景观照明观光线,丰富夜景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四、环卫装备全面升级,城市环境更加整洁
认真贯彻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全面实施“净化”工程,垃圾清扫、收运、处理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城市更加干净整洁。
一是环卫装备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投入3.3亿元,购置车辆550部,实现了城市道路机械化扫保、标准化作业,道路机扫水洗率由30%提高到75%。
二是强化垃圾运输车的提升改造,投资1.4亿元购置垃圾运输车389部,全市垃圾清运车辆实现“黄标”变“绿标”。
三是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就近就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出餐厨垃圾管理和处理“两个一体化”新模式。
四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走在前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16%,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8%。
五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整、大清洗、大扫除,集中清理解决了一批脏乱死角,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六是全面推进物理清雪,推行机械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最大限度减少清融雪对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的损害,去年12月9日清融雪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清融雪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五、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坚持“依法管理为标准、智能化管理为手段、监督考核为保障”三位一体,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智能化,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绿化条例》,编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定实施了《天津市“六绿”工程导则》、《天津市园林养护管理导则》、《市市容园林委城市树木迁移栽植专家评审制度》等一批配套政策,创建星级公园17个,进一步实现了依法建绿、管绿、护绿。
二是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市级城管数字化平台与16个区县、8个市级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做到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全领域、全过程监管。
三是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中心城区划分为3002个智能化数字化网格,实现了万米网格监督管理的全覆盖,城市管理事件办结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四是深入开展占路经营、露天烧烤、城市家具、建筑立面、路灯照明等六项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河西区、和平区、河北区、津南区、武清区、蓟县、宝坻区实现了露天烧烤零存在。
五是健全完善市容环境保障常态机制,高水平完成101次重大任务、重要活动市容环境保障任务,形成保障工作的新常态。达沃斯论坛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
六是认真抓好《天津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落实,积极创新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做到每寸土地有人管、每个环节都管好、每个设施管到位。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显著增强。坚持用理论武装思想、用理论指导工作,建立完善了《市市容园林委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理论武装,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市委十届全会精神,准确把握重要讲话和全会所蕴含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做到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纯洁。
二是领导班子建设显著提升。健全了《市市容园林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全年召开党组会30次、主任办公会23次;调整基层班子8个,各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把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干部交流提拔到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全年交流提拔干部48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梯次配备,机关、基层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是各项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委属21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向委党组递交党建工作责任书;完成了24个机关党支部、39个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加。
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并实施了《市容园林委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市容园林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廉政建设制度,实现巡察监督和审计工作全覆盖,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教育从严和严肃党纪并重,处理一名处级党员干部,形成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好氛围。
六是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完善。制定实施了《市市容园林委党务公开制度》、《市市容园林委“三会一课”制度》、《市市容园林委干部选拔竞争制度》、《市市容园林委干部交流制度》、《市市容园林委党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多项制度规定,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七、作风建设全面加强,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整改措施23项、深化整改17项、实施制度43项,把转作风、惠民生作为工作的新常态。
一是搬文山、填会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办会办文程序,制定并实施了改进文风会风的9项规定,文件数量同比减少30%、会议数量同比减少60 %,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项目3个。
二是严措施、抓节约。制定并实施《市市容园林委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的意见》,全系统“三公”经费开支同比下降55%,委机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3%。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条例,加强机关节水、节电、节能改造,委机关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三是结对子、搞帮扶。投入资金1232.6万元,帮扶宝坻区4个困难村和南开区2个社区,建设道路、排水、垃圾设施、绿化等基础设施,修建社区公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委被授予天津市帮扶困难村和服务社区工作先进单位。
四是严整改、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六对照六检查,深入抓10个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整改领导干部办公用房12间,腾退办公用房7间,清退借用调用占用公务车23辆,做到了无租用宾馆饭店办公,会员卡、商业预付卡各类卡的零持有,“小金库”的零存在。
五是搞服务、惠民生。坚持贴近群众,多方筹措资金,为市容园林系统4895名老职工,发放了住房补贴9313.2万元,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区县和环卫一线开展调研,提高1.1万名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环卫工人人均月收入增加612元,受到了群众的拥护。
八、机关建设持续加强,行政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用心做、负责任、要廉洁”的要求,坚持打基础、管长远,机关建设全面加强,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是建设法治型、责任型机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项,审批效率提速50%,按时办结率达100%,位于全市前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在全市建设了首批22个“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示范公园,中组部、中央文明办在水上公园召开了现场会,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奖励。
二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以学风促文风转作风,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制度,在抓好干部日常学习的同时,利用委党校这个平台,对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集中培训;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建立43个联系点,走访入户722户,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3157件,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建设服务型机关,委被市政府表彰为对外开放服务和为民服务先进单位。
三是建设高效型、开放型机关。出色完成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结建议提案186件,代表委员满意度达100%,委被市政府评为市级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利用“政务微博”和媒体公开政务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14年度政务微博工作获得综合考评二等奖。
四是建设文明型、和谐型机关。深入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处室创建,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在机关一楼设立了为民服务台,方便了群众、企业和基层;发挥好工青妇组织作用,强化工会组织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健全了信访处理机制,办结各类信访投诉,落实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排查安全隐患400余点位,初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逐级负责的应急管理网络,委机关被评为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先进单位。
九、基层工作成绩突出,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
基层单位紧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主动而为、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基层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综合执法成效显著。市、区综合执法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干主业、强管理、抓执法、查案件上下功夫,高效开展马路餐桌、露天烧烤、运输撒漏、违法小广告、机动三轮车等专项治理,有效破解了一批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二是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绿化中心、花卉中心、花苗木中心、园林设计院、环卫设计院、水上公园、动物园、南翠屏公园、会宾园、园林开发公司、环卫公司等11个经济创收单位,实现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1.35%。会宾园、海河游览中心等较为困难的单位也正在推进转型发展。
三是绿化施工生产硕果累累。花苗木中心承建的青岛世博原项目获得竞赛特等奖;绿化中心所承建的文化中心绿化项目获得天津市建设工程“金奖海河杯”奖;花卉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高档盆花、垂直绿植、多浆植物的生产销售走在全市前列;园林开发公司做专做精做强园林绿化监理,全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同比15%增长。
四是设计科研教学成绩突出。园林规划设计院积极拓展外埠规划设计市场,设计项目广泛获得好评;市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完成了住建部5个标准规范制定项目;园林学校在全国中职学校插花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市容环境宣教中心与市教委、市人社局合作实施了9个职业培训项目,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五是公园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水上公园、动物园、南翠屏公园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游览环境,特别是在主题公园建设和星级公园创建上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六是垃圾处理等工作扎实推进。垃圾处理中心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高水平完成全市垃圾处理调拨任务,确保了全市垃圾处理的运行安全;环卫公司高标准完成大韩庄垃圾处理场提升改造和潘楼监管任务;市整修办紧紧围绕全委综合整修任务,高标准组织完成了860栋建筑的整修;信息中心完成了海河沿线夜景灯光综合修复等难点任务。各个单位为全委工作的上水平贡献了力量。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加快美丽天津建设的结果;是委党组、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委上下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结果;是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团结一心、开拓创新的结果,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得益于市容园林和城市管理工作战线干部职工的携手同心、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工作距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常态下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不够透,顺应“五大战略”发展机遇的举措还不够具体;二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综合整治成果不够均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向外围、区县延伸不够,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家园地区的市容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四是城市日常管理不够精细,新增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未移交设施管理责任不落实,破损设施维修维护不及时、不到位;五是机关建设、基层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还有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一定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美丽天津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接续奋战,全面打造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的升级版,为美丽天津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市容园林委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美丽天津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年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加快美丽天津建设、迎办全运会为目标,以实施好“生态大绿、市容美化、环境净化、城市亮化、管理细化”新的五大工程为主线,以打造法治市容、法治园林和法治城管为重点,以持续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和廉政建设为支撑,全面加强班子、队伍、机关和基层建设为保障,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乘势而为,全力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升级版,全面打造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升级版。
主要预期目标是:新建提升绿地2000万平方米,建设改造公园4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2%、12平方米以上;中心城区机扫、水洗率实现100%,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路灯照明设施开启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100%和95%,市容市貌更加清新靓丽,园林绿化更加生态自然,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城市夜景更加亮丽大气,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效,班子队伍更加坚强过硬。
一、实施生态大绿工程
坚持多种树种大树,新建提升绿地2000万平方米,充分发挥城市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温、滞尘防污的生态作用。全面实施好“十绿”工程建设:
一是入市口绿化建设。对津滨大道、复康西路等12处主要入市口及入市道路133万平方米绿化进行提升,打造进津第一印象。
二是街头街心绿化建设。对中心城区244处街头裸露地、三角地、清拆地53万平方米实施绿化提升,最大限度做到应绿尽绿。
三是道路绿化建设。提升快速路、友谊路等149条道路绿化151万平方米,构建内外贯通、结线成网的城市绿廊。
四是桥区绿化建设。对中石油桥、宾悦桥等22座立交桥桥区105万平方米绿化进行改造,提升桥区环境品质。
五是垂直绿化建设。对马场道、成都道等55条道路实施垂直绿化,建设垂直绿化4.8万延米,创新丰富津城绿化形式和成效。
六是河岸绿化建设。对津河、卫津河等9条河道沿岸59万平方米绿化进行提升,补植乔灌木,打造沿河生态绿带。
七是社区绿化建设。对102个小区46万平方米绿化进行提升,建设林荫停车泊位0.9万个,进一步缓解社区停车难问题。
八是城市绿道建设。建设45.67公里395万平方米城市绿道,打造“生态、大绿、健康、低碳”五位一体的城市绿色慢行系统。
九是公园绿地建设。高水平建设提升侯台城市公园、富民公园、津静公园等40个公园,进一步增强城市“绿肺”功能。
十是立体绿化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对沿街的建筑、设施、墙体、围栏、阳台、棚架等实施立体绿化,实现绿化由平面向立面的拓展。
二、实施市容美化工程
按照“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大气靓丽”的要求,持续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立体化提升主干道路沿线环境。重点抓好十项综合提升:
一是沿街建筑提升。对双环四线道路两侧房屋建筑进行整饰规范,整饰17条道路36.5公里沿街建筑141.5万平方米;整饰提升319栋沿街建筑屋顶28.8万平方米,修缮提升老虎窗3014个;全面提升空调罩栏、牌匾、围墙、台阶和各类建筑装饰元素,确保建筑设施安全,外观整齐,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二是桥梁设施提升。整修更换东南半环、西北半环、东纵、北横所有高架桥海豚柱14万个、护栏295公里;更换整饰16座桥梁隔音板2.3万平方米;维修整饰奉化、光华等海河上的5座桥梁8.3万平方米;对奥林匹克村、燕山路、大明道、环湖中路等人行天桥除锈油饰,维护桥梁主体结构安全,提升桥梁外在景观效果。
三是道路整修提升。提升快速路西北半环、友谊路和马场道等14条(段)道路,车行道挖补罩面,人行道维修补齐,路面井盖调顺调平;对东南半环(宾悦桥-昆仑路与外环线交口处)道路两侧无根侧石16310延米、可越式侧石7776延米维修更换,取消平石9520延米,做到材质统一、根稳顺直、内牢外美。
四是交通设施提升。对主干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清洗、整饰,清洁整饰交通标牌、交通流量监控装置和信号灯控制箱;施划更新交通标线51.7万延米;清洗交通护栏、隔离墩等设施,及时更换损坏设施,做到设置规范、完好无损。
五是马路家俱提升。按照美观、大气、统一、规范的原则,对报刊亭、座椅等马路家俱进行更新提升,更新整饰中心城区报刊亭1000个,统一式样、统一颜色、统一标识,整治周边环境,规范经营行为;更新双环四线沿街果皮箱1534个;更新双环四线沿街座椅594个,做到外观干净整洁、摆放规范有序,提升城市景观品位和服务功能。
六是道路设施提升。对双环四线道路路面可视公共服务设施油饰见新,清洁整饰道路名牌、街角牌、指示牌等公共服务设施标牌;清洁整饰各类通信通讯箱、电力配电箱柜、占路邮筒、有线电视箱等公共服务设施箱柜,做到外观整洁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
七是支路环境提升。按照“净、亮、绿、平、序”的标准,对社区周边支路环境进行提升,全面清理社区周边支路杂物和垃圾;及时更换社区周边支路损坏灯具及不达标灯具;提升社区周边支路两侧绿化;维修完善社区周边支路设施。改善社区周边环境,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八是市容环境美化示范提升。实施友谊路至海津大桥快速路4.9公里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提升工程。
九是户外广告设置提升。制定并实施《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重点地区、主干道路等实行分区域、分等级管理,实现户外广告的总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的提升。
十是沿街底商规范提升。以主干道路沿街底商为重点,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治理里空外卖、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张贴广告、私设灯箱、破窗经营和擅自装改牌匾等行为;清理沿街底商各类违法悬吊挂物,清洗赃污门脸牌匾,修复沿街底商破损围墙、围栏、台阶、标识等设施,确保沿街底商整洁、规范、有序。
三、实施环境净化工程
全面加强环卫装备和环卫设施建设,全过程抓好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确保环境干干净净。重点抓好十个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推进机扫水洗,购置机扫水洗车1000辆,中心城区每日机扫、水洗,实行机扫水洗组合作业,机扫、水洗率实现100%。
二是强化道路保洁,主干道路20小时保洁,次干道路16小时保洁,实现时时干净、处处干净。
三是搞好集中清整,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整,“五一”和“十一”分别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大清整、大清洗、大扫除”活动,对市容环境脏污进行大清整。
四是抓好垃圾收集清运,实现生活垃圾“高效密闭环保”清运,收集、运输、处理实现全过程无洒漏、无跑冒,达到车净、站净、路净、场净,杜绝在清运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五是加强处理设施建设,推进蓟县、宁河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静海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推进“两个一体化”模式,积极推广和平区餐厨垃圾“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个一体化”,全面推进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七是抓好公厕建设改造,整治维护市内六区433座三类以下公厕,高标准建设一类公厕14座,对有条件的公厕实施提级改造,有效缓解群众如厕难的问题。
八是搞好转动站改造,提升改造生活垃圾转运站9座,提高设施环保水平和运转效率,改善转运站周边市容环境。
九是加强作业班点建设,新建提升环卫作业班队点28个,改善一线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环境。
十是提升清融雪水平,全面推广机械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和重点地区实现机械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
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
围绕津城的夜环境,加强功能性照明,提升景观性照明,做到功能照明节能环保,景观性照明典雅大气。重点实施十项城市亮化工程:
一是海河夜景灯光提升。按照“金色海河,流光岁月”设计定位,精心打造天石舫至大光明桥海河夜景灯光2015升级版。
二是道路夜景灯光提质改造,精心打造中心城区主干道路25公里夜景灯光线,丰富夜景层次,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三是路灯设施维修维护,严格按照规范实施养护管理,确保开启率达到100%,主干道路完好率达到98%以上,次支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四是路灯设施节能改造。全市1.5万盏高压汞灯更换为高效、绿色、节能灯具,提升照明亮度30%,城市路灯照明更加绿色节能。
五是灯光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对夜景灯光监控指挥中心和路灯照明指挥中心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监控指挥智能化。
六是灯杆灯具更新油饰,对南京路等11条主干道路、津河等3条河岸的路灯灯具进行更新改造,同步对紫金山路等15条主干道路灯杆进行油饰。
七是道路“照亮”提升,精心实施好友谊路至滨海机场、东站、西站、南站“四线”的路灯照明提升示范工程。
八是加强社会产权路灯监管,通过压实责任、托底接管等多种方式,解决好部分道路有灯不亮的问题。
九是协调推动产权单位,对已经开通但未按照规定建设路灯照明设施的城市道路进行补建,解决好“有路无灯”的问题。
十是强化城市照明规范管理,制定并实施《城市路灯照明实施标准化维护作业导则》,实现路灯照明设施的标准化养护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路灯管理水平。
五、实施管理细化工程
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按照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着力实现十个突破:
一是强化城市管理高位协调。建立完善城管委高效运行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协调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城管委高位协调作用。
二是搞好数字化平台升级改造。完善提升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平台高效、高清、高速运行和所有管理单位的互联互通。
三是推进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调度指挥监管中心,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监管的精细化,为科学评估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加强环卫作业精细化管控。完成环卫作业车辆、清融雪车辆GPS与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对接,对作业时间、作业线路、作业面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动态管控。
五是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化虚拟网格、区县管理作业实体网格、综合执法巡查执法网格“三网融合”,做到作业管理、监督考核、综合执法“三位一体”。
六是搞好行业管理数据库建设。对市容、园林、路灯、环卫设施、装备车辆、城市家俱等涉及城市管理的部件、要件的数量、种类、现状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实现资源共享。
七是创新城市管理考核监督。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强化海河沿线、重点区域、环卫机扫水洗、夜景灯光等专项考核,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八是抓好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对新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和长势、健康状况,以及树木病虫害防治、迁移砍伐、异地补建等实行精细化、体系化管理,保护好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九是推进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对公共绿地实行分级分类养护管理,推行城市公园星级达标,全面提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十是认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实施好城乡结合部、新家园地区、入市道路沿线、露天烧烤、占路经营、市场外溢、“门前三包”等10个专项治理,有效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六、打造法治市容、法治园林和法治城管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着力以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规范决策事项范围、主体、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启动《天津市城市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固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刚性约束。认真抓好《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天津市绿化条例》和《天津市公园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快出台《天津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和系列配套文件,提高依法建绿管绿护绿水平。
三是强化标准规范建设。制定并实施《建筑整修导则》 、《城市家俱设置导则》、《底商牌匾设置导则》、《“十绿”建设导则》和《园林养护管理定额标准》,制定《天津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天津市户外电子显示屏设施管理规定》、《夜景灯光管理办法》等,加快修订《天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规定》,制定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天津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为依法依规管好城市提供保障。
四是强化行政审批服务。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审批前移,推行网上审批,依法严格市容、环卫、绿化等方面的行政审批,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法律审核,提高审批效率,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的全覆盖管理、全方位公开、全过程监督。
五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加强市容环境事前、事中、事后的依法管理,实现管理范围的全覆盖、管理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流程的制度化,配合推进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打造法治市容、法治园林和法治城管。
六是依法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对立案、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决定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推行综合执法标准化,制定执法细则和操作流程,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点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注重语言规范、行为规范,推行亲民化、理性化文明执法。
七、全面推进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打基础、抓基层、利长远,着力抓好规划、科技、宣传、安全、稳定工作,积蓄行业发展后劲,增强基础发展活力,有形有序有效推进行业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搞好“十二五”规划的评估,认真组织编制《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天津市市容环境综合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照明、街景立面和综合执法工作计划,搞好项目库建设,确保每年重点实施一批、科学储备一批、优质足量完成一批。
二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进园林绿化、餐厨垃圾等重点课题的攻关,抓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城市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餐厨垃圾处理、月季花种植、乡土树种驯化、大树移植等一批科技项目的转化推广,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城市管理专业技术水平。
三是加强新闻舆论宣传。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理顺对外宣传的工作机制,有计划地推进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抓好委门户网站建设,办好美丽天津政务微博,开通市容园林官方微信,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工作机制,加强主题公园建设和公益广告宣传,积极传播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的正能量。
四是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建立健全检查巡查监控制度,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办好“政民零距离”和市容园林为民服务热线,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市民对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五是推进基层转型升级。指导帮助基层单位内挖潜力、外树品牌,积极主动开拓市场,有形有序有效占领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主力军,确保在经济发展规模和品质上再上新台阶。
六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全面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日常工作的督查督办,强化全系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大对市领导重要批示和党组会、主任办公会会议决策落实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按时限要求和程序落实到位。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的、长期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 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建立健全“导学、督学、评学”制度,提高各级干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做到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守纪律,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做到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推进结对帮扶困难村和联系社区工作,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完善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等载体,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抓好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全面兑现整改承诺,形成改作风转作风的新常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加强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建立健全抓常、抓细、抓长的长效机制,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加强治本工作,确保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四是大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管,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加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工作,按照好干部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坚决防止唯分、唯票、唯年龄取人现象。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教育惩治“不作为”的庸政懒政干部,保护鼓励勤政有为干部,切实纠正“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教育引导干部积极作为、干事创业。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切实把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乐于奉献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
五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持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巡察和审计监督“两个全覆盖”,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的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强化贪污腐败惩戒机制,切实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使全系统党员干部做到敬法畏纪、遵规守纪、明敬畏、守底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六是切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以党建带动工建、团建、妇建,以群团组织的作用推动中心工作,抓好委工会换届、团组织建设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认真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弘扬先进文化,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委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2015年是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再攀高峰的重大历史机遇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市容、法治园林和法治城管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再创各项事业新辉煌的拼搏之年。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认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全力推进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再攀新高度、再上新水平,推进各项工作实现高起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