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城管建〔2019〕49号
市城市管理委关于印发2019年深入
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厕所建设服务水平,根据《关于推进我市“厕所革命”提升城镇公共厕所建设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实际,制定了《市城市管理委关于2019年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望遵照执行,确保高标准完成2019年“厕所革命”工作建设管理任务。
2019年2月28日
(联系人:朱亮辉; 联系电话:28455050)
(此件主动公开)
市城市管理委关于2019年深入推进
“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持续推进全市“厕所革命”工作,高标准完成2019年“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结合《关于推进我市“厕所革命”提升城镇公共厕所建设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动力,着眼解决我市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建设管理品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坚持行业指导、属地负责、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强化管理的原则,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高标准完成公厕建设改造和强化管理任务,努力使公厕成为全市最具人性化公共服务设施之一。
二、工作任务
(一)公厕建设改造任务
1.加快城市公厕的建设改造力度。全市建成区内新建提升改造公厕200座以上,确保城市建成区内公厕建设不欠账。加快补齐老城区公厕短板,改造设施老化的公共厕所,消灭旱厕,全面提升城市公厕的建设管理标准。
2.加强特定区域公共厕所改造提升。推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委等窗口行业,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要求,加强行业管理职责范围内公厕建设管理,重点加强对旅游景区、农贸市场、菜市场、商业和餐饮业网点、车站、机场、码头、高速服务区等地区的公厕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水平。
3.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市农业农村委、市卫健委要将农村“厕所革命”纳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战略之中,牵头负责全市乡村区域内公厕和户厕的新建提升改造工作,确保农村“厕所革命”取得实效,高质量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二)强化公厕管理任务
1.推进公厕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厕APP平台建设,制定平台管理制度,提升公厕APP服务和巡检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2.全面提升公厕服务品质。按照《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全面推动二类以上公厕配置取纸设备、洗手液服务项目,试点推行增设wifi服务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厕管理责任和检查考核制度,提升公厕服务品质。
三、建设管理标准
(一)建设标准
1.新建公厕标准。新建及落地重建公厕原则上要达到部颁二类以上建筑标准。新建公厕选址原则上要选择在辖区内百姓需求大、厕所少等区域。例如:大型广场、公园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及旅游景点周边。要依据国家住建部及我市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导则和管理办法,高标准建设管理,弥补我市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设施不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形象和公共服务水平。
2.改造公厕标准。改造公厕原则上要达到部颁二类以上建筑标准,确因地势等原因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达到部颁三类建筑标准。改造公厕要注重恢复设施既有功能,达到通风良好、功能完善、没有异味、干净整洁的标准。要高度关注女性、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要求,加强人性化设计,彻底解决公厕脏乱差等问题。非标准公厕改造,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通水通电,达到干净整洁。公厕标识牌要严格按照《天津市公共厕所规划设计导则》设置,达到规范、美观、清晰,彻底解决公厕难找、难看、难闻、难用等问题。
3.改造旱厕标准。旱厕改造坚持提升改造与拆除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旱厕改造要达到部颁三类以上建筑标准。要注重设施功能提升,达到通风良好、功能完善、没有异味、干净整洁的标准。要充分关注女性、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要求,解决公厕脏乱差等问题。棚户区内脏乱差旱厕,结合棚户区改造一并进行。暂时不能改造的,采用移动式公厕替代等办法,进一步改善群众如厕环境。
(二)管理标准
一是落实《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公共厕所管理服务品质;二是按照公厕APP管理使用管理办法,及时推报更新数据信息,实现规范化、便利化管理。
四、进度安排
2019年建设改造公厕要继续本着“急需先建、先易后难”的原则,统一安排、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分步实施。
(一)调查摸底阶段(
(二)全面建设阶段(
(三)检查验收阶段(
五、资金政策
(一)外环线以内新建提升改造公厕市、区财政按照规定进行资金配比。
(二)外环线以外新建提升公厕由属地政府负责,区、镇和产权单位共同投入。
(三)棚户区旱厕改造、拆除公厕,按照“拆一还一”办法异地补建。
(四)完善使用功能的公厕,纳入养管渠道。
六、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公厕新建提升改造任务已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各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专题研究部署,结合各区公厕现状,按照住建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和《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科学编制公共厕所专项规划,统筹布局用地、数量和规模。加大公共厕所的新建和改造力度,压实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厕所革命”工作强力推进。
(二)倒排工期确保进度。各区政府作为建设主体,要周密制定有效措施,抓紧完成项目方案设计、立项批复、规划落地、招标政采等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要采取定期召开区长办公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规划、住建委、水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动责任,继续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简化办理手续,为高标准完成公厕建设改造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三)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今年新建提升改造公厕投资以各区自筹解决为主,市财政定向补贴为辅。各区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小厕所、大民生”的高度,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确保公厕建设改造资金足额到位,为全市“厕所革命”工作任务如期完成提供资金保障。要制定周密的用款计划,把控序时进度,确保工程资金按计划及时筹措支付到位,严禁各类拖欠行为。要严格履行项目增项和投资调整相关程序,确保项目投资管控到位。要加强资金支出和审计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市区两级财政投资绩效和资金使用安全,满足财政资金使用和审计有关要求。
(四)强化工程管理督察。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各项规定,严格履行工程招投标程序,贯彻好《廉政准则》,杜绝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等方面发生违法围标、违法分包、指定队伍等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针对“厕所革命”公厕新建改造提升实际情况,提前着手精细管理,切实把新建改造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固化好维持好。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做好“投转固”的移交,确保财政投资效果。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关于严格落实建成区土石方项目复工期间扬尘污染管控的通知》(津气分指函[2018]011号),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治责任。把准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杜绝安全事故,按时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移交并向社会开放。注重工程项目资料收集整理,确保工程资料真实、规范、完整。
(五)全面提升管理品质。严格落实《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强化属地管理,完善“公厕长”管理责任制,落实二类以上公厕随时随处干净整洁,三类及非标准公厕经常干净整洁的要求。加强管理及作业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公厕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