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城市管理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公共厕所
管理服务标准和作业规程的通知
各区城市管理委,市城市管理考核中心、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全面落实“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有效提升我市公共厕所作业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我们对《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试行)(津容环〔2018〕275号)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和作业规程》印发你们,望遵照执行。
2024年7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和作业规程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依据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公厕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建成区和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公共厕所(以下简称“公厕”)。
二、类别划分
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
1.公厕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类别。
2.固定式公厕包括独立式和附属式。独立式公厕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含三类以下);附属式公厕分为一类和二类。
3.活动式公厕参照二类公厕相关标准执行。
三、管理标准
(一)开放时间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公厕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商业、文化娱乐、交通场站、医疗机构、体育场(馆)、展览馆、游览景点等公共建筑和场所附设的公厕,应在其所属场所的服务时间内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具备条件的沿街单位和非经营性场所内部卫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二)管理台账
公厕管理单位应按照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建立业务台账,并及时更新。台账包括公厕基本情况(公厕名称、坐落地点、建筑类别、厕位个数、厕位比例、建筑面积、建设时间、管理单位、有无残障设施、有无第三卫生间、有无管理间、有无小便站位隔断板、有无儿童小便器、是否录入公厕云平台、化粪池类型、化粪池结构形式等)、管理人员日常巡查和安全检查记录、保洁人员班次和保洁记录、维修和维护记录等。
(三)管理制度
1.建立岗位责任制。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相关制度上墙,明确公厕管理和保洁人员的上岗要求、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及相应奖惩措施。上岗前需对人员进行卫生服务标准及作业要求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2.建立巡查反馈制度。管理单位建立巡查反馈制度,定期派专人对辖区内全部公厕作业质量进行巡查,同时要在厕内醒目位置设置便民服务监督牌及意见箱,便于群众监督反馈。
3.建立安全责任制。管理单位需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检查公厕安全工作,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制定维修保养计划。管理单位应制定公厕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管理单位应建立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对极端天气、停水停电、设备抢修、卫生安全、消防事故、治安案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尤其是对旅游景点等节假日人流量较大的潮汐类公厕建立应急管理预案,以满足应急状况下群众如厕需求。
四、服务标准
(一)总体要求
1.各类公厕均应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基本要求,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
2.二类及以上公厕应采用“跟踪保洁”作业法,高峰时段增加保洁频次,保持公厕内外随时随处干净整洁;三类及非标准公厕应采用“巡回保洁”作业法,作业时间每日6:00~20:00,至少每两小时保洁一次,保持公厕内外定点定时干净整洁。
(二)公厕内部环境设备要求
1.整体环境整洁,不应有蚊蝇蛆虫,不应堆放杂物。
2.二类及以上公厕不应有异味;三类及以下公厕无明显异味。
3.公厕内地面干净整洁,不应有破损、污渍、痰迹、积水、废弃物等;公厕内墙面、天花板和隔断板干净整洁,不应有破损、脱落、积灰、污迹、蛛网、乱贴乱画等;便器外侧不应有锈迹、粪迹、尿迹;便器内侧不应有粪迹、污垢,洁净见底,管道畅通;厕位内纸篓不应满冒。
4.二类及以上公厕管理间及工具间为工作用房,不得用作日常生活用房,不应存放与作业无关物品,工具及各类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5.公厕内采光、照明、通风、冲水、盥洗、采暖、制冷和除臭等设施设备应保持功能完好、干净整洁。
6.门、窗等设备完好、启闭灵活、干净整洁。
7.玻璃、纱窗和面镜应无破损、安装牢固、功能完好、干净整洁。
8.二类及以上公厕应提供洗手液、厕纸。
9.公厕内部应设置禁止吸烟等标识。
(三)公厕外部环境设施要求
1.公厕外墙面和屋顶干净整洁,不应有破损、脱落、积灰、污迹、蛛网、乱贴乱画等。
2.公厕外墙临近入口处悬挂便民监督标识牌。标识牌尺寸为350mm×250mm,材质为不锈钢,内容包含公厕名称、编号、类别、标识(根据类别不同更改)、管理单位、责任单位、监督电话、“天津公厕”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开放时间和禁止吸烟标志。便民监督标识牌宜符合本文件附录A。
3.室外灯箱功能完好、干净整洁。灯箱尺寸为300mm×450mm,框架材质为铝合金,版面材质为亚克力,灯具为LED。室外灯箱宜符合本文件附录B。
4.公厕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扶手和安全扶手功能完好、干净整洁。
5.定期清除化粪池内粪便,无满冒外溢现象;化粪池井盖安装牢固、无破损;吸排作业后工完场净、无异味。
6.公厕外部环境卫生责任区(3~5米)内整体保持干净整洁,不得私搭乱建,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污迹等。
(四)设施设备维护要求
1.灯具、开关、标牌、衣钩、扶手、手柄、门锁以及供水、供电、排水、通风、管道漏水、便器堵塞等小修项目,应及时填报维修登记表,应当于12小时内修复或者更换。
2.洗手台、面镜、门窗、天花板、地面、墙壁、隔断板、无障碍设施等大修项目,应及时填报维修登记表,应于72小时内修复或者更换。
3.公厕停用时间超过48小时的,管理单位应设置活动式公厕或引导至距离较近的周边公厕,解决群众如厕需求。
4.设施维修期间,应设置提醒标识,公示停用期限和恢复使用时间,并在天津市公厕云平台上对公厕状态进行及时变更。
5.因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的故障,管理单位应尽快予以协调解决。
(五)人员要求
保洁人员应统一着装、干净整洁、作业规范、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六)安全要求
1.公厕保洁人员应遵守用水、用电、防火等安全规章制度和保洁作业各项规定。
2.明确公厕保洁人员可使用电器设备的种类和功率,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明火(禁止吸烟)、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避免造成消防安全事故。
3.应根据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在公厕内配置相关消防器材。
(七)智慧服务
1.天津市公厕云平台和公厕巡检APP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应用尽用,功能完善,方便用户查询公厕的开放时间、位置、类别、有无第三卫生间等信息,并引导如厕者就近导航前往公厕。
2.开发和优化公厕智能服务系统,有条件的公厕配备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厕位数(占用数和空位数)、厕内空气质量等指标。
五、作业规程
(一)程序方法
公厕保洁人员应按“一掸、二抹、三冲、四拖、五扫、六查、七喷、八除”的程序实施作业。“一掸”,即使用保洁工具掸除公厕内的蛛网、灰尘;“二抹”,即用抹布擦拭门窗、盥洗器具、隔断板、墙面等;“三冲”,即对公厕大、小便器进行冲洗;“四拖”,即用拖把或扫把清除地面污垢、积水,保持干燥整洁;“五扫”,即清扫公厕外环境,清除垃圾、杂物等;“六查”,即检查公厕水龙头、烘手器、冲水箱等设备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报修;“七喷”,即喷洒消毒药水每日不少于2次;“八除”,即使用除尿碱制剂对公厕大、小便器及周边存积的尿碱定期清除。
(二)量化指标
公厕保洁服务量化指标,应符合本文件附录C。
(三)登记统计
1.公厕维修人员维修和维护记录表,应符合本文件附录D。
2.公厕保洁人员班次和保洁记录表,应符合本文件附录E。
3.公厕消杀记录表,应符合本文件附录F。
4.公厕管理人员安全卫生巡查记录表,应符合本文件附录J。
本标准自2024年8月1日起执行,原《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试行)(津容环〔2018〕27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