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城市管理委 市规划资源局 市科技局 市农科院 关于印发天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若干措施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MB1660879L/2022-00049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联合发文单位: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发 文 字 号 :
津城管园〔2022〕69号
主    题 :
城市管理\城市绿化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市城市管理委 市规划资源局 市科技局 市农科院 关于印发天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市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结合我市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共同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若干措施》,明确了9项具体措施,详细编制了林木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月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202255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若干措施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要求,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我市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确保病虫害防治精准,避免成灾。结合我市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严格落实防治责任制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要依据职责负责本系统的防治工作。各区要充分发挥区林长制统筹协调作用,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治工作,组织本区相关部门,划定防治网格,将防治责任压实到区、街道(镇)、社区(村)、单位,做到全面防控,不留死角。严格落实《天津市绿化条例》《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压实属地的管理责任、行业的监督责任、企业和社区物业的主体责任,层层明责,依法履责,耕好病虫害防治的“责任田”。

二、强化预测检疫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要利用所属机构,组织专业力量,加大对流行性、爆发性、大面积发生的重大林木病虫害如美国白蛾、草履蚧、小线角木蠹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等的精准监测力度,及时向责任区域内相关部门、单位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治工作。逐步建立基层一线病虫信息互享平台,构建以专业测报点为骨干,各区林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经营管理单位管护人员为触角,横向联合、信息共享、即时反馈的基层一线病虫信息网格群。开展检疫执法检查行动,严防疫区调出苗木和运载工具带疫传播,降低病虫害传播扩散风险。

三、科学开展防治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和各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主要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案,明确防治工作实施计划、安排部署。大力推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植物源农药、天敌昆虫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防治措施(捕捉、剪除病虫枝或网幕,挖蛹等)和物理防治措施(性引诱剂、物理阻隔、围草诱蛹等)等相结合防治策略,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天敌种群数量增加,逐步实现林木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重点防控对象及防控关键技术如下:

(一)美国白蛾

5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组织剪除网幕,并结合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6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低龄幼虫;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下旬和10月上旬-10月下旬,喷洒1.2%烟参碱1000倍液防治4龄以上破网幼虫;于6月底和9月底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老熟幼虫;结合捕捉成虫、人工挖蛹等,坚决遏制美国白蛾危害。

(二)春尺蛾

于早春越冬成虫羽化前,于树干基部涂胶环或缠胶带阻隔无翅雌蛾上树,成虫数量大时可喷洒1.2%烟参碱1000倍液,4月下旬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6000倍液或3.6%烟参碱微囊悬浮剂3000倍液、春尺蛾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等。

(三)国槐尺蛾

关键抓好第1代的防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龄幼虫期,对国槐、龙爪槐等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6000倍液;于幼虫吐丝下垂下树化蛹时,清扫集中杀灭;对第23代幼虫根据虫情及时防控。

(四)草履蚧

加大巡查力度,摸清发生点位,于每年1月中旬前于树干基部涂抹胶环或缠胶带阻隔越冬若虫上树,定期清理或于3月上旬集中对胶环下阻隔的虫体喷洒蚧螨灵80-100倍液杀灭;若虫危害期可喷洒10%吡虫啉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保护天敌红环瓢虫。

(五)悬铃木方翅网蝽

春季树木萌芽期,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灌根;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集中上树危害期及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集中危害期,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烟参碱等药剂进行叶喷施,施药间隔15天左右,连续施药2-3次。

(六)小线角木蠹蛾

5月中下旬悬挂性诱捕器诱杀成虫;于幼虫危害期注射1.2%烟参碱乳油100倍液防治幼虫。

(七)国槐小卷蛾

5月上旬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并7月上旬更换诱芯和粘板,诱杀成虫;于7月中旬修剪被害小枝,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剪除受害槐豆,消灭越冬幼虫。

(八)光肩星天牛

5旬至7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施用绿色威雷、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喷洒枝干防治成虫;敲击成虫产卵刻槽,杀灭卵及初孵幼虫;由排粪孔处注射1.2%烟参碱乳油100倍液杀灭幼虫;利用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等进行以虫治虫。

(九)植物白粉病

主要注意大叶黄杨、西府海棠、月季、悬铃木的白粉病,加强养护管理,注意通风透光,结合修剪整形及时除去病梢、病叶;发病初期喷洒粉锈宁、甲基托布津、腈菌唑烯唑醇等进行叶面喷施加强高温多雨季节和初秋季节的监测与防控

(十)植物腐烂病

主要注意杨树、柳树、国槐、西府海棠、青桐的腐烂病,加强树木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对新移栽树木涂抹梳理剂60倍液或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期用丁香菌酯、辛菌胺醋酸盐等涂抹病斑,涂抹前应刮除病斑或病斑上用刀划网格线以提高防治效果。

(十一)其他重点病虫害

蚜虫:可于早春树木发芽前喷洒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危害期可喷洒1.2%烟参碱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利用天敌瓢虫、草蛉、蚜茧蜂、食蚜蝇等自然控制虫害。

蚧壳防治关键期若虫初孵期至结蜡前,可喷洒吡虫啉、高渗苯氧威、螺虫乙酯、噻嗪酮等,并及时修剪虫枝降低危害。

对黄杨绢野螟、刺蛾、梨叶斑蛾、榆绿叶甲、榆黄叶甲、木虱、叶螨、斑衣蜡蝉、云斑天牛、臭椿沟眶象、国槐双棘长蠹等其他防控对象,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林木景观面貌不受明显影响。

四、强化联防联治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林木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市林长办将根据市城市管理委和市规划资源局的反馈情况,对防控不力的部门和单位予以通报,增强防治工作权威性、执行力,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结合林长制工作,推动市、区、街、社区四级防控,抓实抓细、联防联控,构筑起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坚实防线。虫情爆发期,林业、园林各条口联合防控、同时发力,集中喷药防治,确保全市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间协作、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五、推动防治技术创新

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人才优势,围绕选育适应本地乡土树种、外来入侵病虫检疫防控、生物天敌、新型生物药剂、智能虫情监测、顽固性病虫的无公害防控技术等方面,积极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专题研究,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开展林木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及推广,切实提高林木养管人员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成立重大林木病虫害防控专家组,定期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示范和线上互动交流等,深入基层单位及防治现场,加强对林木养管人员进行有害生物鉴别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基层管养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加强防治力量建设

各区要切实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建设,设置专业的林木植保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等专题培训,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建立林木病虫害防治物资储备库,根据日常掌握的常发林木病虫害情况和重大林木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合理配置储备无公害药剂、高性能防治器械、防护装备等物资,尽力配足高射程机载喷雾、喷烟防治器械等专业设备,做好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常发性和突发性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时效性。

七、制定应急预案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和各区要完善相关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除治措施,加强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林木有害生物突发事件能力。各区要确定对社会公开的防治咨询电话,对于群众反响比较大的问题做好舆情处置,确保管辖区内日常防控效果和重大林木病虫害大发生时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消除虫害扰民问题。

八、强化监督检查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要进一步强化病虫害防治的巡查考核,依托各级林长督导巡查机制,推进常态化监督核查加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城市管理考核和林长制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巡查考核的频次和力度,严格落实“四铁”要求,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批评曝光;隐瞒灾情贻误防治时机,造成林木病虫害严重扩散蔓延和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倒逼责任落实。各区充分发挥林长监督职能作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护,督促所属区域范围内的单位、社区严格落实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加强防治指导,跟进落实防治各环节措施确保防治效果落到实处。

九、加大宣传力度

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和各区要加强《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天津市绿化条例》、《天津市植物检疫办法》、《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天津市绿化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市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天津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宣贯。高度重视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可持续发展等的宣传教育。依托公共媒体、科普基地教育与社区机构,开展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升公众对绿色防控的认识,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爱绿护绿意识。


附件:天津林木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月历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